西藏墨脱桃源之旅10日
D1成都—雅安—天全—二郎山—泸定—康定—折多山口—新都桥 439公里 住宿:新都桥
D2:新都桥—雅江—理塘—巴塘382公里 住宿:巴塘
D3:巴塘—金沙江—芒康—澜沧江(大峡谷)—东达山口—左贡280公里 住宿:左贡
D4:佐贡—邦达—九十九道拐—怒江大峡谷—八宿—安久拉山口—然乌295公里
住宿:然乌
D5:然乌—瓦村—米堆冰川(中国最美冰川)—波密208公里 住宿:波密
D6:波密—扎木镇(西藏江南)—24k——嘎龙拉山口—52k—80k 80公里
体验:西藏江南——噶龙寺盆地、嘎龙拉雪山、冰川奇观、中国最美雪山——南迦巴瓦峰 住宿:80k永顺招待所
D7:80k—113k—墨脱县城68公里
体验:热带雨林、世外桃源 住宿:仙客来饭店
抵达墨脱后,可适当安排在此地的休整。然后四天返回成都,结束此次既带点探险又富有冒险的世外桃源之旅。想必穷其一生也会用大部分时间来回忆这一路旅程上的点点滴滴……
西藏林芝地区墨脱县位于西藏的东南部,属雅鲁藏布江下游山川河谷地带,是藏传佛教的圣地之一。墨脱,在藏传佛教经典中称“博隅白玛岗”,意为“隐藏着的莲花”,据说全域地形极象一幅女神多吉帕姆的仰卧图,因此又有说法这里是金刚亥姆多吉帕姆用自己的身躯幻化出的,被藏传佛教信徒视为圣地。相传九世纪时莲花生大师受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之请遍访仙山圣地,到了这里发现此处如一朵盛开的莲花,有圣地之象,遂在此修行宏法,并取名“白玛岗”。多年来,墨脱凭借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、罕见的珍稀动植物和独特的民族风情,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科学考察者和徒步爱好者来到这里。
公路驾车:一条是扎墨公路(波密扎木镇至墨脱公路),唯一可以大部分通车的公路(但也仅限波密到80K勉强通行,80K至墨脱县城的60多公里路在雨季仍不能通行汽车)。,全程141公里。由于嘎龙山的阻挡,这条路只能在每年的8-10月初翻越海拔4640米的嘎龙拉山口(正常情况下步行约需5天时间),自驾车需要2天时间。
交通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墨脱的最大障碍,由国家投资建设的扎墨公路早在上世纪90年代即已通车,但建成不久既被塌方、泥石流、淤泥完全摧毁,繁复修复也无济于事。由国家投资正在建设中的“西藏墨脱公路”嘎龙拉隧道,目前工程进展顺利,这一路段有望在2012年竣工通车。所以,墨脱至今仍是全国2100个县域中唯一不能全线通车的地区。
众所周知,墨脱是全国惟一不通公路的县,生活物品匮乏,且多是靠人背肩扛和骡马驮进来的。当地盛产的作物是玉米,所以相关的饭食也是由玉米作为主要原料。门巴人自家酿制的玉米酒作为当地特色副食倒可以给大家推荐。因为在墨脱当地生活的少数民族主要是门巴族人和珞巴族人,他们自酿玉米酒(墨脱当地不易喝到酥油茶),味美香甜,不要错过,一定要尝尝。方便的话当做特产,可以买一些带回家;另外,在墨脱当地还盛产一种黑皮的大瓜(黄瓜),切开以后有一股淡淡的幽香,可是尝起来却又感觉有点酸涩,味道怪怪的,可以试试。
目前全县惟一的一家专营墨脱当地土菜的饭馆,就在墨脱县政府和武装部之间,经营墨脱山野菜、家常菜,这里的普通荤菜要30元/份,一般素菜小盘也是15—20元/份,若是5、6人一起吃桌餐的话,菜品数量是可怜的,账单价钱是惊人的;再有就是墨脱县城的仙客来鱼庄(重庆鱼庄),唐老板做鱼的手艺相当不错,很多人都是这里的回头客,一般当地政府的宴请也会设在他家,只是这儿的鱼价会比较高——100元/斤,但吃唐老板鱼的人都觉得物有所值。
墨脱地区本身没有太多像样的客栈,宾馆更是没有。但无论东线还是西线进入墨脱,线路沿途都有一些简易的客栈可供居住,只是设施和卫生条件不要过于苛求,毕竟这里是偏远闭塞的地区。在旅行前,可以自备帐篷、睡袋等野营用品,以备不时只需。
最佳出行时间:
墨脱旅游的季节,并非是以我们常用的气温的舒适度为标准,由于墨脱地区的雪山阻隔,一年当中可以开车甚至步行进入墨脱的时机,最多也就是120天左右。来自南部孟加拉湾的暖流,沿着雅鲁藏布江河谷溯流而上,被北部大山阻挡,在这里形成暖湿气流,因而这里冬无霜冻,夏无酷暑,年均温度为20℃,没有明显的四季之分,只有干湿季之分。进入雨季,开车基本无法通行,即便是徒步进入也很困难,所以东、西两条线路每年只有在夏末秋初的7-10月间可以以徒步或者开车的形式通过,其它近9个月的时间里,不是雪山被严重冰封,就是道路被雨季或是雪山融水冲毁的泥石流路、塌方路所阻拦,几乎是无法通过的。很多时候,运气在这里反倒成了最关键的行动因素。所以说,由于墨脱气候和交通环境的恶劣,要进出墨脱最好选择开山季节前往,封山季节进出墨脱要冒极大的生命危险。一般来说,大雪封山的季节在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6月,但7月、11月进出墨脱也仍然危险。一年当中,唯一可以去墨脱旅行的成熟时间只有8月~10月这段时间(黄金季节)。
其他注意事项:边防通行证:前往墨脱旅行前,应在户口所在地公安局办理大厅办理“边防通行证”。
|